这是陈楚生《天长地久》的歌词。很多时候,或许不是只有歌,才是失去感情的时候有疗伤作用;很多时候,或许带着自己出去,背上包,寻找一种流浪的感觉,或许才能更好的走出自己,寻找到另一种心灵的慰藉。
这些地方,有一种味道,不是人群穿越过的美;这些地方,小到谷歌地图都找不到,却美得让人心动;这些地方,在西南的大山深处,不是云南的人群熙攘,不是西藏的绝美燎原,却是贵州的心底温柔。
1.那一瞥不可忘的神秘——夜郎部落
逶迤连绵的云贵高原,是多彩的民族走廊,历史上各民族迁徙往来开成了一个特质民族文化传输带。在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治自县22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居住着支系复杂的苗族同胞,共有5 个次方言,8个土语,形成了一块多彩的民族家园,被苗族学界称之为苗族文化的三大文化积成地。巴身小(左“身”右“小”合成一个字,读lang)是其中的一员。

紫云一个吉祥美丽的名字,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陵南倾的斜坡地带。地势成马鞍,南北两端高,中部低。巴身小就在紫云的北端,四周高山耸立,群山环绕,山高平均在1300米左右。巴身小就居住在较为平缓的半山腰。距居住地三公这地方,有一条清翠的小河,叫翠河,是巴身小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,天大旱,巴身小人要用木桶到这里背水度日。
2.年幼的爱情和婚姻 ——六枝梭戛 偶遇最小的新娘
六枝梭戛,位于贵州的西部,是苗族支系——长角苗一支。为了保留好这里独有的文化和传统,1997年挪威王国在这里建立了民族生态博物馆,将整个长角苗文化划出一个保护范围,也就是说,把整个寨子都装进了博物馆。
在这里,如果有幸,可以遇到当地人的婚礼。十一二岁的新娘,早早进入夫家。我只想说,不要讶异,不要不可思议,更不要指指点点,作为一个外来者,我们只需要抱着理解的心态,一个地方总有一个地方的风俗和生活方式,一切根源都只是为了生存。

爱情和婚姻,从来就没有年龄,只有理解。其实,除了这里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,体会到不一样的风俗之外,还可以领略到西部旷野的撩人之美。静静的欣赏,除了风,一切都是静止的。